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随车吊动态 >

随车起重运输车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专汽网 作者: 程晨 时间:2017-12-13 浏览次数:

随车起重机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于欧洲。目前世界知名的生产企业,欧洲的有瑞典的HIAB,意大利的 FASSI、 FERRARI、 HEILA,奥地利的 PALFINGER,德国的 TIRRE等;亚洲有日本的加藤、多田野、尤尼克、古河美洲有 GROVE等。其许多形成了功能多元化、品种系列化、机电液控制一体化的产品体系,具有系列全、力矩大、功能多、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其最大起重质量超过60t,吊臂长度超过30m,最大起重力力矩超过100kN・m我国随车起重机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至该年代末品种还比较单一,生产规模也极小;80-90年代,品种逐渐增多,产量也缓慢增长;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市场显示出较快增长势头,但市场需求总量相比市场潜力仍然很低(随车起重运输车产量1999-2001年分别为1000、1300、1700.辆,2012-2014年分别为5412、13672、12747辆)21世纪初,国内随车起重机生产企业约有十几家,近几年又有多家涉足(如华菱星马、扬州海沃等),目前主要生产企业有徐工集团、石煤机械、长治清华机械、武汉汽车起重机、韶关起重机等;而随车起重运输车生产(改装)企业已有七八十家之多。

总体来看,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1)品种少,产量低。我国随车起重机生产、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种较少,中小吨位重复较多,至今尚未形成大、中、小完整的系列,且企业年产量普遍太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劳动力成本、生产效率与安全要求、认知水平等因素的提升,未来我国随车起重机市场潜力很大。

(2)起重力矩小、技术水平低。国内企业研发投入较少,仍以直臂卷扬为主,性能指标普遍低于国外先进产品,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技术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多个领域,国内产品还无法替代进口。

(3)安全装置不齐备,操作不便。国产产品仅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及平衡阀、溢流阀等一般安全装置,且全部为手动操作;而国外早已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如带有微电脑的力矩限制器及防倾翻保护器等,且已实现有线和无线遥控。

(4)功能单一。国内市场以起重作业和运输作业为主,而国外均有多种属具,通过在起重臂头部换装抓具、夹具高空作业平台、吊篮、打桩机、竖杆器等,使随车起重运输车具有一系列的附加功能,实现了一车多能。

(5)外形不美观。国产产品观感较差、色彩单调、缺乏艺术,忽视与汽车外形、城市景观的协调。

从世界产品技术来看,随车起重机未来将继续向着大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吨位越来越大,安全性、操作方便性、可靠性及轻量化水平越来越高。未来几年,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匹配化和功能属具研究,努力培育市场,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17417.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