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重汽陕汽对标丰田尼古拉 国内外氢燃料重卡谁更强

来源:转载 作者:未知 时间:2018-03-28 浏览次数:

氢燃料车具有燃料可再生、排放无污染、续航里程长等优点,一般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外多家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尤其以客车居多。那么,在国内外重卡领域,有没有氢燃料产品呢?

答案是中外都有,但屈指可数。

续航里程300公里 陕汽亮相首款L3000燃料电池环卫车

2018年2月28日,陕汽控股在“2035战略”规划发布会现场,展示了国内首辆使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德龙L3000氢燃料环卫车。

陕汽展示的这款德龙L3000燃料电池车,是国内首款针对城市环卫市场研发的燃料电池专用车。据了解,这款车的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的组合。环卫车的工作区域一般都在城市核心区域,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氢燃料电池车,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很大的环保优势。

潜心研发 中国重汽推出高效氢燃料牵引车

由中国重汽设计制造的氢燃料港口牵引车,于2017年7月底在济南首次向公众亮相,这也是国内卡车企业在氢燃料重卡领域的开山之作。

据介绍,中国重汽针对氢燃料重卡的研发工作始于2014年12月,到2017年5月完成首辆样车的装配,并成功通过充气发电全负荷运行测试。在济南亮相的这款港口牵引车,以氢气燃料为主要动力,动力电池为辅助动力,加氢时间仅需3-5分钟,动力电池几乎不需要补电,避免了纯电动车长时间充电的问题。其采用增程式技术方案,燃料电池作为增程器,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氢气瓶,能够满足多种运营工况。

功率高达670马力的丰田氢燃料重卡

日本对氢燃料技术情有独钟,这大概与其国情分不开。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境内油气资源匮乏,对氢气这种可再生资源更为青睐。

早在2014年,丰田在乘用车领域的氢燃料产品——Mirai就在日本上市。2017年4月20日,丰田发布了其精心打造的零排放氢燃料重型卡车车队的计划,希望借此解决目前汽车燃料的瓶颈问题。

据了解,丰田氢燃料重卡将配备两个Mirai氢燃料电池堆以及一块12kWh容量动力电池,其输出功率可达670马力,续驶里程可以达到320公里,最大载重为36.3吨。同时,丰田还在美国港口城市洛杉矶,开始对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进行可行性测试研究。

Nikola One 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重卡

Nikola One是美国尼古拉卡车在2016年5月发布的一款概念型燃料电池电动卡车。这款H2型号的卡车采用氢燃料电池、320kWh锂离子电池,以及纯电传动系统的组合(概念车上共有6个驱动电机,每轴一个)。据了解,尼古拉氢燃料重卡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1000马力,按照氢气罐体容量的不同,续驶里程从1287公里-1931公里,全面超越传统柴油卡车。尼古拉卡车的计划是,该车于2020年正式推向市场。

小结:

从国内外亮相的氢燃料产品来看,国外的氢燃料重卡性能让人吃惊,不过大都只是概念车。另外,无论国内外,都还没有氢燃料重卡出售,并且车辆的相关参数也大都模糊不清,这也说明氢燃料重卡产品目前还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不过,从各个品牌的目标市场和研发进程来看,中国企业更为实际。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便是配套加氢站的建设。而港口牵引车和环卫车由于行驶路线和区域较为固定,在配套上相较于长途运输牵引车更容易被满足,能够更快投入应用。

目前各国的加氢站数量,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氢燃料重卡的实际运营。而加氢站建设进度之所以过于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根据一家国外媒体披露的数据,普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只需花数十万美元来建造,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建造成本高达30万美元,但建造一个加氢站需要花费100万-200万美元。从这一数字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纯电动汽车发展速度远超氢燃料汽车了。

如今,中、日、美都在为加快加氢站的普及而努力。Nokola Motors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兴建一系列的加氢站;日本为迎接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到来,政府出台了为市民承担80%加气费的补贴,同时加氢站也在加紧建设中;我国的情况是,政府为每个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加氢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加氢站的建设奖励400万元人民币。

这些都是卓有成效的努力,但如何降低成本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解决能源瓶颈问题的氢燃料重卡,可以早日驰骋在国内外的康庄大道上。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25831.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