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厢式货车动态 >

湖北货车治超治限致物流成本增加

来源:荆楚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14 浏览次数:

上月中旬,记者随省政府降成本督查组调查时,诸多企业反映,“9·21货车治超治限”新规实施以来,本就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普增一到三成,企业不堪重负。

倚重道路运输

“治超新规”推高物流成本

为保障高速公路运输安全,国家相关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从今年9月21日起执行。

对超限超载车辆,严格实施“一超四罚”:公安交警和公路路政除依法责令卸载并处罚外,还将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和驾驶人、1年内违法超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运输企业和货运场所经营者实施处罚。“这对物流企业来说,是个"大地震"。”长期经营武汉到宜昌、襄阳、荆州干线物流运输的武汉华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透露,此前大量物流企业靠超限超载等方式压缩成本,低价竞争;新规实施后,物流企业普遍选择降低运能,提高运价,规范运营。

公路运输量目前约占我省总物流业的77%。物流成本压力,最终传导到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

荆门正源光华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华介绍,新规实施后,物流成本占比从8%增至10%,而企业年纯利润仅为1.5%左右,仅此一项就让企业入不敷出。

仙桃慧狮塑业此前自有运输车一次可运34吨,现最多只能装28吨;企业全年进出物流量至少在5万吨,由此增加的物流成本不小。

咸宁汇宁物业公司测算,平均成本上涨了25%;鄂州华电工程设备公司等企业则反映,物流费用平均上涨了30%以上。

对于更为特殊的车辆运输车行业来说,由于禁止双排车上路,“双改单”意味着运能降低、运价更高,从业人员也将倍增,对车企是个不小的压力。

转运环节多

衔接成本居高不下

对比公路运输,水运和铁运成本相对较低,分别便宜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一。

然而,我省沿长江主要港口虽有17个,但与铁路接轨的港口仅有6个。“衔接不畅,大量货物抵达后常需多次转运,物流成本并未实质性降低,有时还成倍增加。”省交通运输厅物流发展局局长陶维号介绍。

公铁对接存在现实性障碍。天门多个企业表示,该市境内有两条铁路、两条高速,但均距市区尤其是工业园区较远,物流成本高出周边县市0.1元/公里。

潜江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用煤全部来自山西晋煤集团。通常运抵襄阳后,如汉江水位有保证,则可全水运送达,成本约160元/吨;若水位无保证,则只能火车运到荆门,再通过汽车转运,总成本升至210元/吨。“别小看这50元的差价,按每年100万吨的消耗量来算,成本相差5000万元。”该负责人说。

航空运输也存在不匹配现象。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忠透露,天河机场宽体机型较少,该公司所用的产品托盘不能直接上飞机,需先拆托上机,再在目的地打包托运,致使报废率提高,仅国内深圳线客户年破损率就高达7.3%。

由于限行政策等规定,转运、卸载等停靠作业行为常招致交通罚款;部分地区对“黄标车”整治,采取提前报废“一刀切”做法,也客观上加大了企业负担。

降物流成本

提升效率是王道

如何为企业减负?各地想了不少办法,如全面停止货物港务费、船舶登记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力推广ETC;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推进陆港联运,加强“大通关”服务体系建设等。

更多的努力还需来自顶层设计。“物流成本暂时性上涨是必然的,阵痛在所难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交通所所长胡润洲认为,新规实施,有利于倒逼物流行业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转型。

在胡润洲看来,充分的市场竞争,高效的物流效率,才是降低成本的根本。目前,我省物流配送系统依然存在“小、散、乱”等问题,各地物流园区虽然都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货找车、车找货”APP软件,但数据没有打通,大量货车依然存在“放空”现象。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做好信息平台整合工作。

湖北经济学院教授、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君成认为,我省要下大力气推进公铁水空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建设。

这一呼声在近日发布的《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得到回应。根据规划,我省将依托“两圈(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两带(长江物流带、汉江物流带)”,积极发展农产品(000061,股吧)物流、物流园区、沿江物流、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化等十大工程。

“到2020年,基本建成“物流圈(带)—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中心”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力争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物流总成本相应缩减。”省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发改委财贸处处长岑建德透露。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4394.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