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石化将为国四柴油车加注尾气处理液

来源:专汽网 作者: 彭先先 时间:2015-10-10 浏览次数:

近日中石化宣布,将启动“碧水蓝天”大型公益行动,将为全国的国四及以上重型柴油车,免费加注总计8000吨、约80万桶、价值4000万元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以鼓励柴油车加快升级步伐。

据悉,中石化将在遍布全国的5000座中石化加油站内,为安装SCR系统的重型柴油车免费加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以引导社会重视柴油车减排问题,鼓励柴油车加快升级步伐,促进使用国四及以上排放的重型柴油车及配套的尾气处理液。

中石化为安装SCR系统的重型柴油车免费加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以引导社会重视柴油车减排问题,鼓励柴油车加快升级步伐,促进使用国四及以上排放的重型柴油车及配套的尾气处理液。

重型柴油车排放是机动车治理的重中之重。环保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3)》显示,重型柴油车仅占汽车保有量的5.6%,但其氮氧化 物(NOX)和颗粒物(PM)排放却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7.7%和78%。也就是说,重型柴油车在机动车中,是排放NOX和PM的主要来源。

根据国家工信部公告,自2015年1月1日起,新生产销售的重型柴油车必须满足国四排放标准。但是目前国三及以下柴油车淘汰太慢,国四及以上占 比很低。为达到这一标准,重型柴油车在升级改造发动机的基础上,全球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二是废气再循环颗粒物捕捉 器(EGR DPF)。SCR的优势是,先在发动机内通过高温高压将PM燃烧消除,再通过柴油车尾气处理液解决NOX,还具有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特点,是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主要选取的技术路线。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说,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在机动车中尤为严重,加快治理已是当务之急。国四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升级了发动机并采用SCR 这个“革命性”技术。对于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国三及以前柴油车是“铁锅炒菜”,那么盖子盖得再紧,也会冒出“油烟”,即尾气污 染。而达到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发动机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就像“高压锅”,主要的两种污染物——PM在发动机内通过“高温高压”被消除,而NOX 则通过柴油车尾气处理液还原处理,可以实现无害化,达到国四甚至国五排放标准。

长期从事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研究的资深化工专家乔映宾呼吁,用政策激励柴油车加快升级。他说,国四重型柴油车NOX排放量比国三重型柴油车降低30%,PM降低80%。但是目前国四车占比还很低,应该研究制定国四重型柴油车置换补贴政策,加速淘汰老旧柴油车,大幅度降低柴油车尾气污染。同时督促相关企业做好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生产供应,引导和规范处理液的使用。

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百问百答》一书中,列举了装有SCR系统和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三大益处:一是颗粒物排放可以大幅度降低,满足国四排放标准;二是尾气中的氮氧化物80%可以转化为氮气,完全可以达到国四甚至国五排放标准;三是机内高温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与国三车相比,可以减少5%-7%的油耗。如,一辆重型柴油车(以百公里油耗35升计)跑20万公里就可收回SCR系统的安装费用,节油成本大于消费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成本。

柴油车尾气处理液是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品。装有SCR系统的重型柴油车行驶时,必须同时加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它是解决氮氧化物,治理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品。

我国2013年发布国五油品标准,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执行。新标准的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 10ppm、降低80%,超越美国相应标准、主要指标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中石化已分别于2012年向北京、2013年向上海和江苏沿江8市,2014年向广东,陕西、浙江杭嘉湖地区、天津、湖北武汉等8个省市供应国五油品。今后,中石化每年还要投入300亿元进行升级改造,为社会 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碧水蓝天”环保计划将在3年投入228.7亿元实施803个项目。这是中石化史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 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2014年,中石化已投了115.7亿元,开展了533个环境治理项目,分别占整个投资的52.9%和 71.7%,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143.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