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历经芳华:豪沃品牌何以成为民族重卡领军品牌

来源:转载 作者:未知 时间:2018-01-29 浏览次数: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值得铭记,那些在岁月长河里浮现的闪亮或幽暗的日子,那些在波峰浪谷间激荡沉浮的人和事,在时代演进和年轮更迭的纪念册里,成为屡屡唤醒初心和梦想的“芳华”,由此,那些既成的被打上起点或终点标签的闪亮一刻所释放的光焰,亦将继续警醒、激励和催促人们前行的方向和创新的脚步。

中国重汽一直在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个知名品牌的诞生和崛起也是如此,由它缔造的市场传奇为我国重卡行业的创新转型、提质增效作了最好的样本和胜于雄辩的注解。

自2003年中国重汽和沃尔沃携手打造豪沃车型,并于2004年10月18日第一台豪沃下线,到2017年12月13日第一百万辆豪沃重卡下线,作为中国重汽主力品牌的豪沃已成为国内卡车行业第一个产销过100万的单一品牌和当之无愧的国内市场“销量王”,并连续13年位列中国重卡行业出口首位。

豪沃品牌始终立于潮头

14年的砥砺奋进,豪沃品牌始终立于潮头,站在中国重卡前沿,引领中国重卡的前进方向,堪称中国重卡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引领者。如今,以安全可靠的品质、领先技术、高效被誉为“重卡领袖”的豪沃品牌已成为我国民族重卡领军品牌,在她身上,既凝聚着中国重汽60余年造车史的厚重积淀,又彰显着在技术引进、集成创新基础上中国重汽人自主创新的气魄和骄傲,既有作为责任国企产业报国的情怀和使命担当,也向世人传递着自主品牌持续向上的自信与决心。与此同时,作为中国重汽产业优化升级结出的斐然硕果,豪沃品牌的诞生和崛起更为中国重卡行业编年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豪沃诞生记

中国重汽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1960年新中国首辆重型卡车————黄河JN150在济南汽车制造厂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车的历史。

中国重汽-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

1983年,中国重汽成功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全面引进国外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企业。2000年,在国务院的指导下,中国重汽实施改革重组,开启了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改革重组前,中国重汽产品只有一个系列、78种车型,重型汽车年产销量仅有3800辆,专利技术为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掣肘。从重组后的第一年起,中国重汽就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确立技术领先战略等四大战略,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建成2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接近国际水平的整车和关键总成、零部件制造各类生产线。

中国重汽豪沃不断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

2003年中国重汽和沃尔沃携手打造豪沃车型,并于2004年10月18日下线第一台豪沃,标志着豪沃品牌的横空出世;2007年中国重汽在香港主板红筹上市,初步搭建起了国际化平台;2009年,中国重汽与世界卡车巨头德国曼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全面引进整车、总成零部件产品及制造技术,与曼公司同步生产发动机、车桥、驾驶室等核心总成,又以51%的绝对控股权将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创了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作的新模式,且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完全同步德国曼公司国际化标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重汽,国之重器

60余年一路走来,中国重汽已经从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了一个年产销超过30万辆的综合型、现代化大型汽车集团,产品也从单一的八吨黄河五个车型发展到了以豪沃T7H、豪沃T5G、HOWO7、豪瀚为品牌的2000多个车型。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老将行》唐·王维)

2017年,砥砺奋进的中国重汽实现了新突破,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创造了历史新记录。全年累计实现整车销售30万辆,实现重卡出口3.37万辆,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利税总额65亿元,利润总额45亿元,是国内商用车行业运营质量和效益水平最好的企业之一。

中国重汽正成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面旗帜,重卡市场的“国之重器”源源不断的从这里驶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芳华尽显,光荣绽放。

在中国重汽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伯芝看来,中国重汽有着深厚的底蕴,他属于济南,深深植根济南这片沃土;他属于山东,厚道、真诚、顽强、进取是他的品格,大道儒商是他的精神;他属于中国,是民族重卡的脊梁,怀揣着民族工业振兴的梦想,肩负着为国争光的使命;他属于世界,世界是他的舞台。要按照既定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三大再造的各项举措,利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中国重汽建设成国际领先的全球化企业,实现中国重汽的再次腾飞。

  正是得益于中国重汽集团的孕育、呵护与托举,在巨人的肩膀上,豪沃品牌的崛起才有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HOWO重卡成为国内卡车行业第一个产销过100万的单一品牌

豪沃品牌作为中国重汽品牌阵营的绝对主力,14年来,伴随着中国重汽改革重组的光辉历程,以其卓越的产品性能,优异的产品品质和品牌优势,代表和引领着中国重卡的发展方向,市场份额更是一路攀升,成为国内卡车行业第一个产销过100万的单一品牌和当之无愧的国内市场“销量王”,并连续13年位列中国重卡行业出口首位。与此同时,作为中国重汽集团的第一品牌,豪沃品牌涵盖重、中、轻、客、军品、金融产品,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最为丰富的产品系列图谱,并构建了中国重汽的第一条先进生产线。

毫无疑问,豪沃品牌是根植于我国这片热土的民族重卡品牌,也是在技术引进、集成创新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民族重卡品牌,从改革开放中斯太尔技术的引进,到新世纪与沃尔沃的短暂联姻,再到如今与德国曼的深入合作,豪沃品牌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重卡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重汽豪沃不断缔造传奇

随着国家治超环保法规的推进,新的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的实行,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物流行业改革,未来重卡行业谁主沉浮?

可以预言,在未来构建新格局的主力军中,不会缺少豪沃品牌的身影。

创新引领:缔造市场传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已成为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技术创新就是中国重汽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自主研发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目前,中国重汽拥有专利3742项,其中发明专利240余项,成为国内重卡行业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中国重汽I代智能重卡于2016年9月正式推出。中国重汽参与新能源类国家、省部级及国防项目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现已累计申请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专利4项,新动能汽车正在试验中,并推出国内首款氢燃料电池码头牵引车,在国内同行业中引起强烈反响。

据悉,中国重汽集团投资数十亿元建成的技术研发中心具有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整车装备试验能力。这个试验台和环境仓可模拟温度在-45℃到60℃、湿度在5%-95%,既可变成酷热难挡的“沙漠”,又能变成滴水成冰的“寒区”,对车辆动力性、热平衡性等进行一系列试验。2008年底,中国重汽推出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重卡HOWO-A7,采用130多项最新专利技术,其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电子化水平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豪沃新产品不断开发投向市场

产品力是品牌的基石,也是技术创新和先进工艺的载体。

而豪沃品牌的进阶之路对中国重汽的创新进程作了最好的诠释:从对斯太尔技术的消化、到沃尔沃技术的借鉴,再到曼技术的全面采用,豪沃的品质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豪沃品牌也凭借可靠品质在快递快运、危化品、冷藏等多个市场占领高地。

特别是与德国曼公司的战略合作开启后,德国制造的精工主义和大道儒商的中国商业精神进行了完美的融合,独具匠心、千锤百炼打造出品质卓越的豪沃T系产品,凭借其高效率、高品质,低能耗的特色优势,在市场上攻城掠地、势不可挡,坐稳了国内重卡中高端市场的头把交椅。

自“9.21”新政实施后,中国物流市场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在载重量受到严格控制和时效性要求空前严格的双重作用下,装配曼技术发动机的重卡销售同比增长97%,占中国重汽国内总销量的43%,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拉动力和影响力。

毋庸置疑,出色的产品力是豪沃品牌能够赢得市场的根本所在。

2017年12月13日,在中国重汽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三车间,首辆达成“百万公里无大修”纪录的豪沃T7H车主郭思峰驾驶着第100万辆豪沃车缓缓驶出生产线。豪沃品牌在质量、性能、服务上实现又一‘百万’的历史性突破,树立了国内重卡质量品质的新标杆。迄今,10名百万公里英雄是豪沃品牌发展最有力的见证者,也以其引以为傲的运营历程为豪沃的领先品质背书 ,更预示着豪沃品牌引领行业步入了产品质量全面跃升的新时代。

百万英雄见证第100万台豪沃下线

随着T7H百万英雄的不断涌现,其产品的高安全性、高出勤率、高可靠性、高舒适性、低油耗等优点会更广为人知,曼技术产品在各大领域的影响力会愈加稳固。

当然不止是豪沃T7H,豪沃品牌军车更是我军重要的运输装备和战略战术军事装配改装的支持平台,在建国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仪式上,在内蒙古朱日和沙场秋点兵中,都有豪沃军车的英姿。

“增芳华於信史,协休美於祥经。”

综上所述,从称雄领跑国内市场到海外唱响中国重卡最强音乃至“沙场秋点兵”的铁血英姿,豪沃品牌经历芳华,真正谱写了一曲中国重卡的盛世长歌。

我们有理由相信,仅用14年就成为国内卡车行业第一个产销过100万的单一品牌,

豪沃品牌的下一个“百万”传奇的到来也不会太久。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21964.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