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促销导购 >

是什么样的执着,让东风柳汽矢志不渝坚持造长头卡车?

来源:转载 作者:未知 时间:2019-06-24 浏览次数:

最近大火的综艺“乐队的夏天”,确实看哭了无数人,就像刺猬乐队在《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唱道的那样:“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老去的那些人、那些乐队,可能直至今日也默默无闻,靠着一种对音乐的执着和情怀走过十数年、数十年,不易且心酸。

确实,坚持一件事,一件并非主流的事,岂能用一个难字形容?节目里有的乐队坚持了20多年,却始终小众;而现实中,东风柳汽对于造长头卡车的执着,时至今日已经坚持了50年。就算政策影响长头卡车在国内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就算别的企业放弃长头卡车全部生产平头车型,东风柳汽依旧秉持坚定的情怀和信念,孜孜不倦地打造着一代又一代的长头卡车直至如今。

东风柳汽的长头卡车造车史是怎样的?有哪些高光时刻?

东风柳汽50年的造车史,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长头卡车发展之路的跌宕起伏。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同时也是第一辆卡车CA10,即为长头卡车。1969年,广西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柳江牌”在柳汽诞生,亦为长头卡车。

△广西生产的第一辆“柳江牌”汽车

1978改革开放初始,东风柳汽成功生产出国内第一辆5吨柴油载货汽车,从此填补了国内中型柴油载货汽车的空白,成为全国第一家生产中型柴油载货汽车的企业,而这款车同样也是长头卡车。

△中国第一辆中型柴油载货汽车——“广西”牌汽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长头车的足迹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虽有少数平头车型崭露头角,但长头车绝对是国内物流的主力军,东风柳汽的长头卡车造车之旅也于此时迎来了顶峰。

而国内卡车真正步入平头时代其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彼时因为GB1589-1989政策的公布与实施,将半挂汽车列车长度限制在了16.5米,使得长头卡车能配备的货箱长度大大缩短,长头卡车司机的经济效益直线下降,造成的结果就是长头卡车迅速没落,各大红极一时的长头车型纷纷停产。

但东风柳汽不忘初心,始终饱含对长头车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的情怀,依然坚持制造长头卡车,并于2005年研发出中国第一辆“美洲风格”的长头重卡“龙卡”。坚持总会有所收获,“龙卡”一经推出即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和首创的威猛美洲风格,成为领军长头重卡的强势产品,并一度在长头市场的市占率达到55%。

2016年,卡车市场翘首以盼的GB 1589-2016标准及相关法规正式落地实施,将车辆长度放宽到了18.1米,此举也让长头卡车迎来了发展第二春,但此时的东风柳汽已在长头卡车领域颇有建树,屡获殊荣。2017年,中国首款高端长头重卡乘龙T7全国上市,该车型被称为“中国最美长头卡车”。

2018年,东风柳汽另一款长头产品乘龙T5的上市,定位为超舒适、更省油的准重型产品,深刻影响了国内长头车市场格局,对于长头卡车的普及应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乘龙T5主要面向区域散配、资源运输、轿运车和危化品运输等行业,尤其在轿运车行业表现强劲,单月连续4个月行业排名,深受用户认可和青睐。

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怀和信念,支撑东风柳汽长头卡车造车之路走到如今?

这当然要从长头卡车的特性说起。众所周知,相比较于平头卡车来讲,长头卡车线条感更强,流线型的设计带来更低的风阻和更好的经济动力性,同时也由于车头突出、发动机前置,有着更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其中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则是卡车用户最关心和需要的特性。

对于始终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东风柳汽来讲,“想用户之所想、供用户之所需、护用户之周全”是责任也是使命。针对用户最关心的卡车安全问题,东风柳汽还联合行业权威一起发布了《中国卡车安全蓝皮书》,旨在寻找提高卡车安全的技术和管理路径,推动中国卡车事业向更安全、更和谐的方向发展。蓝皮书报告显示,长头卡车不论在燃油经济性(因为长头卡车风阻更小)、驾驶舒适性(驾驶室和发动机舱分离)和碰撞安全性(多出1米左右的吸能溃缩区)方面,都要比平头卡车具有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对卡车安全性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结论与东风柳汽一直以来的研发实验和用户实际调研结论一致,长头车对于用户来说,在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户安全。每一位卡车司机后面就是一个家庭,安全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东风柳汽一直坚持研发制造长头卡车。

凭借一颗执着的匠心,始终坚持为用户打造“一部好卡车”,东风柳汽对于长头卡车安全及省油情怀的执着,推动其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地走着。未来,也让我们共同期待东风柳汽新的长头卡车产品可以惊艳世人,为长头卡车市场带来新的荣光。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48505.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