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剑指1.5万辆 徐工重卡会是今年的黑马吗?

来源:转载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2-19 浏览次数:

2月18日,以“精准突破,创新进位,不忘初心,携手共赢”为主题的徐工重卡2017商务年会,在其大本营江苏徐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用户代表与第一商用车网等行业媒体,共同参与了此次大会。

作为重卡企业商务大会,徐工重卡可谓姗姗来迟。但好饭不怕晚,对徐工重卡来说,商务年会什么时候开不重要,成绩好不好,有多少干货才重要。

2016全年销售9300辆增长率居行业前列

提起徐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自卸车、搅拌车这些工程车型;但对2016年及以后的徐工重卡来说,牵引车已经撑起企业发展的脊梁。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徐工重卡共销售整车9300辆,同比增长87%,其中,牵引车销量同比增长293%,漢風重卡车型上市一年,销量就达到了6000多辆,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徐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徐工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罗东海

徐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徐工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罗东海在会上表示,“经过2016年的初步历练和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学习,2017年,我们首先要在管理水平上快速提升;其次在产品上,精准定位细分市场,用有限的资源,打造几款拳头精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再者在队伍上,加大专业化打造力度,精选、淘汰加培训,打造一支一线的尖刀部队;最后在最核心的推动力——营销方面,突出渠道、用户、品牌。”

谈到徐工重卡的关键举措时,罗东海说:“要瞄准徐工汽车“十三五”目标,要用大格局审视行业的竞争,放眼、放胆、放速、放量,眼界要宽,魄力要大,步子要快,目标要高,策略要活,不守成规,不拘一格。”

走好眼下第一步2017力争1.5万辆

在会议上,罗东海对于未来徐工的发展提出了3步走的计划,并朝着这个计划努力迈进。首先2017年要实现保底12000辆,力争15000辆的重卡销量,其中出口1500辆,同比2016年要翻番。其次到“十三五”末,实现重卡销量30000辆,其中出口4000辆,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长期目标将实现重卡销量60000辆,其中出口10000辆,营业收入稳定在200亿元以上。

徐工漢风500马力牵引车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走好眼下的第一步更为重要。对重卡企业而言,1.5万辆的目标销量并不算太高,但对徐工重卡来说,这个还处于成长期的重卡品牌,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实现了2016年的高增长之后,再次创造销量奇迹,对于徐工重卡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为何如此说呢?

首先是徐工重卡的企业精神。记者发现,在商务大会整个会议期间无论经销商还是企业员工,都始终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对于发言人的讲话都在认真聆听,更没有响起手机铃声。

其次是经销商和企业的双向信任和选择。在18日上午的会议上,将近一半的时间是用来表彰优秀经销商和服务站代表,不仅如此,徐工重卡还为每一个获奖经销商拍摄了短片。这样的情形在重卡企业年会中并不多见。而且对于获奖经销商,徐工也不吝奖励,现场送出2万元现金和皮卡等大奖。

获奖经销商奖品

对经销商而言,他们对徐工重卡的品牌忠诚度也在日渐加深。一位来自河南平顶山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从2012年起加盟徐工重卡,当年只卖出去了2辆车,到2015年全年销量也只有30多辆,但2016年却实现了质的飞跃,全年销售280辆。正是经销商和企业之间的互助互信,徐工才取得了2016年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徐工重卡新增加65家经销商和33家服务站,基本实现了重要地区的全覆盖。在整体销量中,新加入的经销商销售占比达到30%。2017年,徐工重卡将继续优化服务、备件保障体系,全年计划新增200家服务站,为广大用户保驾护航。

优秀经销商代表发言

第三,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化程度领先的企业,徐工重卡极具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整合利用顶级技术资源,打造顶级卡车漢风G9。在徐工的传统优势项目上,一体化随车吊、一体化混凝土搅拌车的漢風版正式上市,同时漢風G7自卸车也已同步上市,进一步增加徐工重卡在工程车辆方面的实力,也为全年销量目标的实现加大了筹码。

有目标、有市场、有能力,徐工重卡在2017年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手握好牌的情况下,2017年徐工如何打好这场战役,第一商用车网和大家将共同关注。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5844.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