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800866502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冷藏车动态 >

国内发展受阻,交换箱为啥在欧洲比较流行?

来源:专用汽车杂志 作者:纪鹏飞 时间:2022-02-18 浏览次数:

欧洲公路的物流效率在全球范围内绝对算是顶尖级别的,除了有甩挂这样早已普及的物流方式,还有大量先进手段来帮助提高运输效率,例如软蓬挂车、全挂列车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欧洲最流行的运输方式还有一种同甩挂一样方便手段,它就是针对单车和全挂车运输的交换箱。

1.jpg

近期,国际两大专用车巨头企业Krone宣布正式收购Bruggen,原因就是看好交换箱市场,交换箱在国外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交换箱在专用车领域有着很广的应用前景,比如在搅拌车、医疗车、油罐车、冷藏车等领域。

交换箱起源于西欧  

“交换箱是一种带有活动支腿的可以互换的承载装置,带有举升功能的运输车辆,可以将交换箱与车辆底盘快速分离或组合。”常熟申毅顾问吕国铮认为交换箱运输作为甩挂运输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甩挂运输有异曲同工之效。

交换箱最早起源于西欧。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德经济迅速膨胀,货运量急剧增加,导致运能、运量矛盾加剧,如按传统运输方式满足运量需要,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车辆。当时的技术人员经分析、研究,发现在传统运输方式中,等待装、卸的时间占整个运输时长的比例很大,于是便产生了箱体交换的构想。

1965年,Ackermann / Frühauf公司研制出了德国第一只交换车箱(Swap Body)。1966年,Kögel公司、Schmitz公司等专用车企业也相继开发了类似产品。交换箱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车辆利用率,降低了设备购置费用。但由于尺寸各异,各公司产品不能通用,使得这项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受到制约。

2.jpg

交换箱的作业流程

为适应业务、技术发展需要,一些厂商开始意识到产品通用性的重要。1970年,Kögel、Schmitz、Ackermann / Frühauf等公司在法兰克福共同起草了当时的德国标准:DIN70013(Swap bodies - Non-stackable swap bodies of class C -Dimensions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C级交换车箱---尺寸和一般要求),和DIN70014(Swap bodies — Testing 交换车箱检验);

这两项标准一经发布即受到广泛关注,欧洲各国纷纷采纳和应用。1976年,DIN70013和DIN70014分别上升为欧洲标准EN284和EN283;截止至2006年,共有26个欧洲国家将EN284作为国家标准来执行。

交换箱在欧洲实现普及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欧洲共有快换集装箱30~35万只,其中德国占70%,瑞典15%、法国10%、意大利3%,其他欧洲国家2%。据公铁联运国际联盟 (UIRR)统计,2007年,采用交换箱(Swap body)运输的货量占到了欧洲多式联运的 79%;滚装(或称驼背)运输(Rolling Road)占13%;半挂车运输(Semi-trailer)占 8%。交换箱在欧洲已经实现普及。

吕国铮认为虽然数据统计是2008年,但这种趋势不可阻挡,尤其按照欧盟运输白皮书的政策,联运似乎是减少空驶率的非常好的运输方式。

在欧洲,交换箱大量用于公铁联运,主干线用铁路运输,分支线用公路运输,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

吕国铮透露,目前欧洲道路运输有较大的变化,开始在指定道路上运行EMS(欧洲模块化系统),列车总长25.25米,总重可达60吨,其中基本载货单元少不了Swap body,这类箱体很受欢迎。除了常见的干货箱、冷藏箱外,Swap body作为车辆的上装,也在以不同的型式出现。只要长度、框架和支腿满足Swap body的要求,上面可以加装诸如油罐、应急发电机组等。

3.jpg

欧洲常见的甩挂运输方式

“交换箱在运输领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吕国铮表示交换箱可最大化发挥运输车辆的效能。传统运输使用普通货车,到达目的地后,需要卸下货物后再装车。

经测算,装卸1立方米普通货物大约需要4.5分钟。以一辆普通箱式货车装载40立方米货物计,装、卸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

由于货物可以“先装后卸”,交换时间可以缩短至半小时,减少运输车辆等候时间,车辆利用率可以大大提高,可以“错峰”作业,做到“均衡”生产。同时箱体可以作为“中间仓库”,货物分拣后可以直接“入箱”,减少了无效搬运及处理场地的压力,并且可实现接力运输,易于更大发挥车辆的地域优势。

“由于车辆与箱体可以分离方便车辆检修。通常一辆运输车一般配置3~4个箱体,可以减少设备购置费用。”吕国铮。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s://www.17350.com/news/663768.html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